近日,“第四届福建碳达峰与碳中和暨清洁能源研讨会”在福建师范大学(旗山校区)召开,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与飞毛腿(福建)电子有限公司在十多年产教合作的基础上,携手福建省三江技师学院三方共建的储能现代产业学院正式揭牌。
储能现代产业学院揭牌仪式
仪式现场,“万人计划”领军人才,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原院长黄志高教授在致辞中表示:“储能现代产业学院的成立将整合三方优质资源,构建‘校-企-训’培养体系,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、企业产业资源和高职院校技能培训特色,建成产学研合作平台,推动教育链、人才链、创新链、产业链深度融合,通过开设‘飞毛腿班’培养应用型、复合型、创新型人才。
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自2012年成立以来,已有近30名毕业生入职飞毛腿集团,成长为技术与管理骨干。2014届毕业生何晨龙、刘钊华、王江杰,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突出的工作能力,均已成长为飞毛腿中层部门负责人,化身产品提质增效的“守门员”。另一位优秀校友庄振源,2013年以实习生身份深入企业一线,连续10个月的飞毛腿实习经历让他对行业有了深刻认知。2016年研究生毕业后正式入职飞毛腿,带领团队实现技术突破,现任动力软件部部长。这些校友的成长轨迹是学院为企业输送人才的生动写照,成为学院“理论奠基、实践赋能”人才培养模式的鲜活注脚。
学院赴飞毛腿(福建)电子有限公司访企拓岗
学院赴福建省三江技师学院访企拓岗
学院学生赴飞毛腿能源科技公司实习见习
物理与能源学院与飞毛腿集团共研教材,校企联合编写的《储能原理与技术(第2版)》成为全国高等院校新能源专业教材,在140余所高校广泛使用,目前已出版近2万册。飞毛腿总工程师俞峰参与编写的第8章教材内容,将企业实践经验转化为教学素材,使教材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指导价值。
合编教材《储能原理与技术》第一版、第二版
十余年深耕,福建师大物能学院与飞毛腿集团缘起新能源,携手构建了“人才共育、过程共管、成果共享、责任共担”的产教融合新模式。在新能源产业赛道上,这种“高校智力+企业场景”的组合,正在释放出巨大的创新势能。这里没有单向度的输出,只有知识与技术的循环生长;没有滞后于产业的培养,只有与时代同频的创新叙事。当又一批实习生带着“企业课题”走进实验室,当新修订的教材章节同步企业最新工艺标准,人们看到的不仅是“教育链滋养产业链、产业链反哺教育链”的共生图景,更是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时代答案。
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建进 冯家照)
盛康优配-配资知名股票配资门户-杭州配资公司一览表-配资平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